悄然而至,低/无代码的出现真能撬动传统开发的蛋糕?
terry
2022-10-18
次浏览
只有行业创造了社会价值,行业内的企业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更好的项目。那么低/无代码的行业究竟满足了哪些需求,创造了哪些价值?
(1)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快速、低成本的支持
由于人才短缺、信息化基础薄弱、研发投资预算有限等现实条件限制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不使用程式码/程式码开发平台,可以提供一种较便宜、较可靠的解决办法。
(2)快速满足中大型公司临时性、边缘性需求
因为中、大公司的开发者经常不能对大量、多变和长尾的业务人员做出迅速的反应,他们要么使用过时的、低效的业务工具,要么就是向外包提供商求助。低/无代码的开发平台可以加快开发者对需求的反应和处理,甚至是通过低/无代码的开发平台,让他们自己来完成自己的应用。
(3)协助企业打通多种应用软件,实现数据的互联
大型企业普遍采用OA、HRM、CRM、ERP等多种软件,它们之间的信息不能相互联系。非编码/低编码平台一般都有“连接器”模块,能够帮助企业打通、整合已使用的多种软件。而同样的低编码工具/平台,也可以为不同的商业和场景开发出自然的数据连接,从而消除潜在的问题。
(4)帮助软件企业更高效地交付产品、服务客户
软件公司往往会面对现有的产品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而采用定制的方法开发的话,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成本高昂。对于自定义软件“太重”、 SaaS产品“太轻”的要求,这些要求尤其适用于低/无代码的开发。软件公司可以自己构建“搭积木式”的可配置、可变动的开发平台,为企业的员工在标准的产品上迅速开发出个性化的功能。此外,低/无代码平台还能帮助ERP、CRM等企业的合作伙伴,以及代理商的实施团队,迅速完成二次开发,加速整个系统的交付速度。
与传统的软件相比,低/无代码开发平均缩短了75%的创建周期,平均缩短了90%的集成周期,并且大大减少了错误的风险。
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
如果低/无代码的市场规模和成长速度都比较慢,那么在这方面出现独角兽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而创业者和投资者对此也不会太过重视。所以,在世界范围内,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根据2014年第一个“低代码”概念的估计,2017年,全球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8亿美元,2022年将会达到212亿美元,5年的 CAGR将会达到41.03%;
根据估计,2020年世界范围内的低编码市场将达到84亿美元,2021年和2025年分别为471亿美元和41%;
估计全球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市场规模在2020年达到132亿美元,至2025年达到455亿, CAGR为28.1%。
当然,我们也应该知道中国的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据 Statista公司的数据和预测,2020年中国的低/无代码市场将会达到159000万元,2025年有望超过131亿。鉴于国内无代码的公司数量很少,所以我们觉得这种预测是比较合理的。
综合来看,虽然中国低/无代码行业的市场规模很小,但是全球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数十亿美金,而且增长速度很快,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所以,对这一行业进行严格的分析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所以,在过去的这些年中,低/无代码的平台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使得很多公司对其市场规模和增长都抱有很高的期望?总结下来,我们觉得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原因:
(1)企业的信息化与数字化进程持续深化
在经济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的今天,各大公司纷纷表示,要建立数字化、信息化的迫切需要,并愿意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在过去的几年中,该行业迅速发展,因为低/无代码的开发平台可以极大地推动公司的数字化转变。
(2)相对缺乏软件开发者
相对于不断增加的应用程序开发需求,软件开发者的人数明显地短缺。Gartner预测,到2021年,世界范围内的软件开发将比 IT公司的能力提高5倍。微软预计,在接下来的5年里,将会有45亿种新的软件问世(这个数据比过去40年加起来还要多), IT行业的人才能力非常匮乏。
(3)在WEB中,前端技术和模型设计的基础日益完善
从发展的历程来看,软件的编程语言的发展主要是由高阶语言对低阶语言的抽象与重用(如C对汇编, C++对 C, Java对 C++)。在云计算时代, 有理由认为,可视化开发就是对传统代码开发的抽象封装复用。
行业分类
(1)应用衍生
软件应用公司建立低/无代码平台的动力很大,这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弥补标准产品的不足,或者帮助用户和集成商(或代理)更好地进行二次开发。然后,一些公司向第三方应用开发者(ISV)开放平台,通过打破现有 SaaS产品和服务的重点,来“破圈”,从而形成更大的应用生态。SaaS公司的衍生产品包括 Salesforce, Zoho等。
(2)厂商转型
有些公司在某个特定的业务场景中已经有很长的时间,对该领域有着深厚的认识和相应的技术能力。这些公司可以迅速地扩展并构建自己的非/非编码的产品,并将其原来的商业引擎进行移植。
(3)代码原生
国内和国际上绝大多数的初创公司都是采用低代码的方式,跳过特定的行业和场景,建立一个通用的的开发平台,如国内的云表平台。
两条主要的技术路线
(1)表单驱动
表单驱动的产品有点像”印刷“,它强调的是“所见即所得”。该产品的核心是利用工作流来模拟企业的发展状况,并对企业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设计。
表单驱动的产品,其数据结构较为简单,更适于构建轻量级的、行业或场景类的应用,例如OA审批、资料归档、客户管理等,主要针对轻量级的应用。
(2)模型驱动
如果表单驱动是“印刷”,那么模型驱动就是“活字印刷”。这种产品的开发重点在于抽象地表示业务过程,并在实际操作层次上建立业务领域,利用逻辑判断语句来支撑完整的商业模型,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可以满足企业复杂场景的开发需要和系统的总体开发。
云表平台采用表单模式,以数据结构/表结构为核心,支持不同的开发工具、复杂的逻辑,实现可视化,降低或者省去了在应用开发过程中编写原始代码的需要,实现了早上提出需求,下午上线,赋能开发者,快速响应企业敏感的业务开发需求和功能迭代需求。同时,在系统的开发中,充分考虑到了数据资源的需求,以数字一体化的概念设计为基础,实现了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业务人员和开发者都可以自由地建立数据应用,而在无代码的开发平台上,高品质的数据也可以输出决策的价值,这是一种先进的无代码开发方式。
决定行业的因素
(1)能够在多种情况下处理要求。企业对于行业、业务场景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底层代码平台所能构建的应用场景,由于其模块越多、数据模型越多、越详细,就越能更好地解决复杂、个性化场景中的需求;
(2)可用性决定了用户的使用范围,而可伸缩性则决定了支付与否。好的产品应该让用户迅速地处理当前的问题,并且满足他们将来的潜在需要。只有将便捷性和扩展性结合起来,才能让产品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3)专有的部署和界面整合的功能。前者直接影响到低/无代码的企业是否能够满足大、中、小企业的数据安全性,而后者则直接影响到了低/无代码平台的开放程度和应用场景的完整性;
(4)反应能力与服务品质。无代码的公司间的竞争,并不只是产品的力量,而是在执行、产品培训、售后支持等方面的竞争。在服务项目中,销售支持(特别是对服务的反应速度)是实现差异化的重要因素。
云表是一个无代码开发平台,其创始人曾经深入开发过WPS,因此云表平台使用界面与WPS相似,开发系统不写一行代码,可直接进行业务流程搭建,纯中文操作界面。
●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扩展性。云表可以为数据库、系统和开源提供丰富的接口。
●健全的社区生态建设。公司建立了一个让消费者能够发表他们自己开发的软件或者插件给其它用户使用的社区。
●为商业和职业开发者提供服务。它内置了灵活的开发特性,并且为不同的数据库和典型的核心系统提供了一个链接,用户可以通过调用和参数配置将多个垂直商业系统的数据通过云表进行连接,并且可以部署在任意的云端。
●服务范围涵盖互联网,制造,零售,教育,航天军工,金融,生活服务,娱乐传媒等几十个行业;
●为企业资源管理、生产管理、项目管理、订单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事管理等上百种不同的场景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